產業環境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企利潤增長67%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1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183.3億元,同比增長66.9%(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19年1—6月份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其中,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5677.3億元,同比增長67.3%。
第二批國家儲備物資投放,成交良好
7月2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通過網上公開競價銷售方式,向市場投放第二批國家儲備物資17萬噸,包括銅3萬噸、鋁9萬噸、鋅5萬噸。這次競價企業積極參與,成交情況良好。
住建部約談5城市 穩定房地產市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7月29約談會議宣布,將銀川、徐州、金華、泉州、惠州市納入房地產市場監測重點城市名單。據悉,此類城市的房地產調控工作,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有關省級政府共同督辦。以上5個城市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和住宅用地價格增長過快,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8月1日起我國再調鋼鐵關稅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今年8月1日起,適當提高鉻鐵、高純生鐵的出口關稅,調整后分別實行40%和20%的出口稅率。同時,我國還將取消鋼軌等23種鋼鐵產品出口退稅。這是今年以來我國第二次調整鋼鐵關稅,5月第一次調整中保留的涵蓋主要高附加值產品的23個稅號退稅這次全部取消。
我國全面推行分時電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29日發布了分時電價新機制,要求各地結合當地情況推行分時電價,提升電力系統整體利用效率,促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分時電價就是對電力進行分時段計價,最典型的分時電價就是目前很多地方已經推行的峰谷電價。高峰和低谷的電價差在3到4倍。
中越班列和中歐班列首次實現聯程運輸
42090次班列搭載250噸物資7月27日從廣西憑祥火車站啟程前往比利時,這是中越班列和中歐班列首次實現聯程運輸,也是我國首次與越南合作開行越南至歐洲班列。相比于原來,采用聯程運輸能節省約一周的運輸時間。今年8月份,中國將持續與越南合作開行兩趟中越、中歐聯程運輸班列。
企業動態
逾1800家公司預告中報業績 超七成預喜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記者發稿時,1803家上市公司預告了半年度業績,其中1273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七成,包括預增846家、略增157家、續盈15家、扭虧255家。整體來看,逾七成公司業績預喜,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等行業預喜率超過八成。
格力回購股份比例超3%,已耗資95億
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29日,公司第三期回購計劃已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約1.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6%,最高成交價為56.1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6.16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約為95.15億元。
海信兩工廠獲評山東首批省級綠色工廠
山東省工信廳近日公布第一批省級綠色工廠名單,青島共有4家,其中海信獨占兩席——海信日立黃島工廠、海信空調平度工廠。截至目前,海信已創建8個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2個省級“綠色工廠”。
TCL科技2021年上半年凈利漲7.5倍
TCL科技2021年半年報預告顯示業績大幅增長: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收730億元-750億元,同比增長149%-156%;凈利潤約為91億元-95億元,同比增長751%-789%;歸母凈利潤約為65億元-69億元,同比增長438%-471%。
華為造車團隊換帥,原手機團隊介入
7月27日,華為內部發文,免去了原華為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兼首席架構師蘇箐智能駕駛產品部部長職位,由卞紅林接任。這是繼5月消費者BG CEO余承東開始擔任新增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后,華為汽車業務又一次重大高層人事變動。
小米汽車或落戶合肥
近日有消息稱,安徽省國資委正在和小米汽車接觸,有意將小米汽車引入合肥。對此,小米公關部人士表示“不回應”。據消息人士透露,江淮汽車或將為小米汽車代工。小米汽車首款車型有可能主攻20萬元以下市場,并將布局換電業務。
華為首款Mini LED智慧屏來襲
從華為7月26日發布的幾張預熱海報得知,華為即將發布一款名為華為智慧屏V 75 Super的新品,其帶有46080顆SuperMiniLED,支持精細控光,畫質盡顯本色。音質方面,則帶有20單元帝瓦雷影院聲場,原聲原味,如臨其境。華為預計還將同時發布98英寸的華為智慧屏V 98。
黃明端當選蘇寧易購新董事長
蘇寧易購29日發布公告稱,蘇寧易購新一屆董事會產生,黃明端當選董事長。新任董事長表示,蘇寧易購已經構筑起國內最完整的線上線下零售服務體系,下一步發展將明確三大戰略路徑——做好零售服務商、做強供應鏈和做優經營質量。
國際簡訊
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7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顯示,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維持在6%,其中,2021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最新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為7%、4.6%和2.8%,中國經濟有望增長8.1%。此外,IMF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4.9%,較4月份預測值上調0.5%。
美國二季度GDP增長6.5% 未達預期目標
美國商務部報告稱,美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5%,低于此前預期的8.4%,但較好于第一季度。分析稱,目前美國經濟仍然處于低迷階段,今年下半年GDP增長率將持續放緩。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創下自2008年以來最快增速。
歐盟正式批準東歐四國的經濟復蘇計劃
歐盟理事會7月26日宣布,克羅地亞、塞浦路斯、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亞4個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復蘇計劃正式獲得批準。這四個歐盟成員國將與歐盟委員會簽署撥款和貸款協議,有望在近期獲得預融資。至此,歐盟方面已正式批準16個成員國的經濟復蘇計劃。
蘋果2021財年第三財季營收同增36%
蘋果2021財年第三季度營收814億美元,同比增長36%,市場預期738.15億美元;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17.44億美元,去年同期112.53億美元,市場預期169.25億美元。公司第三財季iPhone營收395.7億美元,同比增近50%。
芯片需求增長 SK海力士二季報表現強勁
韓國第二大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21二季度收入為10.322萬億韓元(約合90億美元),增長19.9%。這是自2018年第三季度(7-9月)以來首次突破10萬億韓元。二季度凈利潤為1.988萬億韓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5%。
LG電子二季度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LG電子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最終核實營業利潤1.1127萬億韓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5.5%。銷售額17.113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48.4%,創下了史上最高水平。生活家電及空調業務實現6.8149萬億韓元的銷售額和6536億韓元的營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