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環境
2021年中國GDP同比增長8.1%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據初步核算,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比上年增長7.1%,第二三產業增長均為8.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0%。
2021年12月PPI同比上漲10.3%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12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0.3%,環比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4.2%,環比下降1.3%。2021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8.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1.0%。
我國芯片企業數量激增
據天眼查APP顯示,我國目前有超35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集成電路、芯片”,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芯片相關企業。其中,近3成的相關企業注冊時間在1年之內,近8成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注冊資金1000萬以上的相關企業占比20%以上。
國家開始嚴控5種HFCs化工生產建設項目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通知從1月1日起,對HFCs化工生產建設項目實行分批次管控。第一批將優先管控5種生產建設項目,包括二氟甲烷(HFC-32)、1,1,1,2-四氟乙烷(HFC-134a)、五氟乙烷(HFC-125)、1,1,1-三氟乙烷(HFC-143a)和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
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7連冠
工信部1月12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面對內外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來自供應鏈的壓力,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為產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充電站7.5萬座,充電樁261.7萬個,換電站1298個。
我國現存冷鏈物流企業1.9萬家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現存冷鏈物流相關企業1.9萬家,湖南省以2525家企業排全國第一。廣東、山東分列二三位,企業量分別為2100家、1370家。2021年前11月冷鏈物流相關企業新注冊了2475家,同比下跌了38.2%。
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突破6萬億美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發布了2021年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1.4%。以美元計價,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
上海港連續12年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
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已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與跨境貿易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息息相關。日前,上海外高橋四期碼頭完成了首票國際中轉集拼實貨試點業務。
貴州三地列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承載城市
1月7日,記者從貴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對“十四五”時期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作出系統安排。貴陽市、遵義市和六盤水市列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
企業動態
美的將進入功率、電源等相關芯片領域
據美的集團在互動易平臺稱,2021年,公司投產的MCU控制芯片產量約1000萬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2022年目標出貨8000萬顆芯片,除MCU芯片外,未來計劃覆蓋功率芯片、電源芯片、IoT芯片等家電領域芯片,并且計劃布局汽車芯片。
美的水機數智化營銷平臺重磅發布
日前,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水機產品公司研發中心和先行研究中心聯合開發的“美的水機數智化營銷平臺”正式上線。平臺囊括全系列美的水機產品,從0到1為用戶提供最佳的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海爾智家擬配售H股 募資約11.5億港元
海爾智家1月11日公告稱,公司擬透過配售代理向Golden Sunflower等合共配售4141.36萬H股股份,配售價每股28.00港元。所得款項凈額約11.5億港元主要用于支持海外業務擴展及ESG相關領域投資等。公司認為持續的海外投資對其整體發展至關重要,預料海外投資將包括投資固定資產。
索菲亞和海爾集團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2022年1月12日,索菲亞和海爾集團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在廣州增城索菲亞總部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際高端家電領軍品牌卡薩帝與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正式納入到索菲亞整家定制生態圈。
格力部分微控制器芯片已開發至第二代
1月12日,格力在互動易平臺表示,目前公司用量較大的微控制器芯片與功率器件芯片皆已自主開發使用,并大量投入使用,部分芯片已開發至第二代。此前在回答投資者關于芯片產業進度時,格力表示,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自研芯片、器件得到量產驗證。
志高四會制造基地正式投產
志高空調四會制造基地投產慶典暨二期項目啟動儀式1月13日成功舉辦,新基地生產制造的首批空調也于當日正式下線。四會基地一期總面積為150畝,主要用于家用空調及中央空調設備的智能研發制造等,生產年產能為200萬套,預計年產值將達30億元人民幣。
TCL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
天眼查App顯示,惠州TCL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法定代表人為朱益群,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電子專用材料研發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TCL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海信發布中國首顆自研8K AI芯片
1月11日,海信在北京發布了中國首顆全自研的8K AI畫質芯片,也是海信第五代畫質芯片,代表了國內單顆畫質芯片的最高處理能力。目前海信8K AI畫質芯片已經用于整機,今年將全面覆蓋海信、東芝兩大品牌在內的多系列顯示產品。今年海信還將推出8K廣播級專業監視器和Micro LED電視。
兩家創維汽車體驗中心成功落地廣東
廣東省日前又迎來兩家創維汽車體驗中心。1月8日,廣東共創創維汽車體驗中心在廣東茂名盛大開業;1月9日,珠海福士創維汽車體驗中心在廣東珠海盛大開業。兩家體驗中心先后成功落地,意味著創維汽車在廣東省的布局網絡更加密集。
萊克電氣擬發行不超12億可轉債
萊克電氣1月7日發布公告,公司擬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億元。其中7.55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5G通信設備和工業自動化產業配套的關鍵零部件新建項目,占募集資金的六成。其他募資將用于環境清潔和健康生活小家電擴建項目等。
國際簡訊
世行下調2022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4.1%
世界銀行1月11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5%,2022年將增長4.1%,均較此前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產出預計仍將大幅低于疫情前水平。
2021年全球PC出貨同比增長15%
2021年全球PC出貨量約為3.41億臺,是2012年以來出貨量最大的一年,比2020年增長15%,比2019年增長27%。全球PC市場全年營收增長15%達到2500億美元。其中,2021年四季度PC出貨量同期增長1%,營收同比增長11%。
美國去年12月CPI上漲7% 創近40年來新高
美國勞工部1月12日公布數據顯示,去年1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7%,創1982年6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凸顯美國通貨膨脹壓力繼續攀升。住房成本和二手車價格上漲是推動去年12月美國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首塊全3D打印柔性OLED顯示屏問世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使用定制的打印機,打印出了首塊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屏,這種由3D打印制成的顯示屏,無須以往昂貴的微加工設備。
索尼欲成立移動出行公司,進軍電動汽車
在2022CES發布會上,索尼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田健一郎宣布索尼集團將成立新的部門 ——索尼移動公司(Sony Mobility Inc),成立后主要專注于電動汽車商業化。索尼公開了VISION-S新型SUV原型車(VISION-S02),外形酷似特斯拉ModelY。
三星為挽回中國市場新設專門團隊
為了提振中國市場的業務,韓國三星電子在公司內部專門新設了一個部門。該組織由統管智能手機和家電的部門一把手直接管轄,主要負責營銷戰略;分析中國獨特的商業習慣和消費者的喜好,為在智能手機、電視、家電等各個領域與本土品牌展開競爭做準備。
臺積電客戶爭搶訂單,預計2022無淡季
據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臺積電 2022 年的產能十分搶手,AMD、蘋果、英偉達、高通等數十家客戶紛紛預先支付資金,以確保后續的生產能夠順利進行。預計臺積電今年將取得 1500 億新臺幣的預付款(約合 346.35 億元人民幣),預計臺積電 2022 年全年將不會有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