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熱點·
2022年國內CPI上漲2% PPI上漲4.1%
國家統計局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CPI同比上漲1.8%,環比持平;PPI同比下降0.7%,環比下降0.5%。
2022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順利完成全年物價調控目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上漲4.1%。2022年,我國著力加強糧食、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著力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價格調控,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運行。
多地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提高額度
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近日表示,對于2022年10月1日前已發放未到期的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自2023年1月1日起按調整后的新利率執行。
在普洱、太原、伊春、南寧、秦皇島等多地已有銀行將存量首套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至3.1%。此外,部分一線城市的存量首套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已經下調。
人民幣匯率大漲反映向好預期
2023開年6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出“六連漲”,進入6.7元區間。自2022年11月開啟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反彈回升,至此已累計上漲超6%。綜合來看,我國經濟修復向好、外資流入增多、季節性結售匯意愿增強等,是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主要原因。
預計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850萬輛
乘聯會發布的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2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90.0%。乘聯會表示,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7.6%,較2021年提升12.6個百分點。未來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仍會快速提升,預計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850萬輛,滲透率將達36%。
開年多只基金下調費率吸引投資者
2023年伊始,工銀瑞信安盈貨幣基金等8只公募基金積極通過下調基金費率(包括管理費率、托管費率、銷售服務費率等)的方式讓利投資者、提升投資者信心和持有體驗。以債券型基金為主。與此同時,十余家擬赴北交所上市的企業紛紛下調發行底價,讓二級市場擁有更大的獲利空間。
除菌凈化等健康類家電需求激增
眼下各大商家迎來了春節消費旺季,隨著消費回暖和健康意識的提升,近一段時間除菌凈化類家電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消毒柜、洗碗機、干衣機等帶除菌功能的家電產品,整體銷售環比提升127%,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等健康類家電,銷售同比增長均超過了200%。
企業動態·
方洪波提出美的集團2023年經營思路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1月10日發表演講提出,2022年美的集團的年度經營原則是“合理收入、恢復盈利”,在專注ToC業務存量升級同時,面向ToB轉型實現增量創造,點燃“第二引擎”。
2023年的經營思路是“穩定盈利,驅動增長”。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和高端研發人才的引入力度,對綠色、智能、健康、機器人與自動化等前沿技術領域進行前瞻性研發布局。同時,對于海外優勢市場要堅定投入,形成規模優勢。
2022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收3506億元
海爾集團1月9日在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宣布,2022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收入3506億元,增長5.4%;生態收入450億元,增長16.3%;全球利潤總額252億元,增長3.7%。
2022年,海爾智家在中國市場零售增長10%,市場份額達27.2%。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COSMOPlat鏈接企業90萬家、服務企業8萬多家。
開利高效冷站方案助力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開利日前為OneAsia亞細通南通數據中心提供高效冷水機組解決方案,這是香港亞洲脈絡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首個使用水冷機組系統的數據中心。
本項目包含846個機柜,總負荷10,548KW。開利為客戶最終提供了4臺19XRV1000RT離心式冷水機組及高效冷站群控解決方案,每年可節約電費約127萬元。
華為與24家公司簽署開源鴻蒙生態合作協議
1月10日從華為官方獲悉,在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指導下,華為與24家伙伴簽署OpenHarmony(開源鴻蒙)生態使能合作協議,覆蓋金融、教育、交通、能源、政務、制造等行業,共同推動OpenHarmony生態的繁榮與發展。據統計,此次參與簽約的24家公司中有不少是A股上市公司。
奧馬電器2022年凈利潤同比預增超531%
奧馬電器1月13日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5-5.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1.75%-744.49%。在TCL家電的賦能下,奧馬電器“聚焦冰箱主業、剝離金融板塊資產、化解經營風險及債務危機”等相關工作進展順利,同時“國內業務開拓取得突破性進展、優化產品結構、提質增效”等舉措成果顯著,并轉化為良好業績。
三花智控2022年凈利同比預增50%-80%
三花智控1月15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25.26億元-30.31億元,同比增長50%-80%。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公司與世界各大優質車企合作,持續獲得訂單,實現了業績的高速增長。
星星冷鏈永川生產基地項目投產
日前星星智能冷鏈永川生產基地項目開工投產。這是星星集團規劃建設的全國第四大生產基地,是集研發、制造、銷售、倉儲物流于一體的、配套設備齊全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工廠。
項目占地500畝,總投資10億元,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商用冷柜120萬臺,商廚商超冷鏈設備30萬臺,年產值25億元,稅收1億元以上。
蘋果進軍中國智能家居,上線約30款產品
蘋果日前正式在中國市場進軍智能家居領域。Apple中國區官網已上線家居板塊(Apple Home),家居板塊主要分為三個品類:HomePod、Home App(家庭App)以及智能家居單品。已上線的智能家居單品接近30個,產品類型主要有攝像頭、燈泡、門鎖、開關、路由器、插座等等。
國際簡訊·
生活成本上升被列為全球最嚴重的短期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1月11日發布《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報告按照未來兩年和未來十年的時間框架,以風險的嚴重性排序,分別列出全球面臨的十大短期和長期風險。
其中,生活成本上升、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地緣經濟沖突位列全球短期風險前三位;減緩氣候變化失敗、適應氣候變化失敗、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位列全球長期風險前三位。
世行下調2023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1.7%
世界銀行當地時間1月10日公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7%,低于2022年6月預計的3%。這將是近30年來經濟增速的第三低數據,僅高于發生全球衰退的2009年和2020年。
95%的發達經濟體和近70%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經濟增長都較此前預測有所下調。
韓國1月前10天芯片出口銳減近三成
韓國關稅廳(海關)1月11日公布數據顯示,韓國1月前10天出口同比下降0.9%,因芯片和精密機械需求放緩。1月前10天出口總額為138.6億美元,略低于上年同期的139.8億美元。作為主要出口產品的芯片出口同期下降了29.5%。
大金將投資100億日元建設新型制冷劑工廠
日本大金工業將投資100億日元,用于生產電動汽車的制冷劑。工廠將于2027年開始生產。在量產之前,大金將在2024年投資數十億日元運營測試工廠。
新制冷劑將23%的新型HFO制冷劑R1132(E)添加到R1234yf中,得到了GWP低于1的混合物。該制冷劑于2021年首次發布,旨在減少電動汽車加熱和冷卻系統的能量消耗,從而提高車輛的續航里程。
富士通擬出售空調業務股份
富士通CEO周三表示,公司計劃迅速出售其在空調制造子公司富士通通用有限公司的全部42%股份,價值約1400億日元(約11億美元),以幫助精簡業務,不考慮部分剝離。富士通在全盛時期曾生產從計算機到芯片、手機和家用電器等各種產品,但現在已剝離了大部分消費產品,專注于面向企業的通信和信息技術系統。
松下計劃投資超500億日元擴大在華生產
松下控股公司將大幅增加在中國的投資。據日經新聞報道,該公司將在2024年底之前在中國投資超過500億日元,以建設和擴建為當地市場生產家用電器的工廠。報道稱,該公司將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以促進銷售。
數據顯示,2022年德國能源價格比前一年上漲34.7%;去除能源價格因素,去年德國通脹率為4.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4%,服務價格上漲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