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熱點·
3月份制造業PMI保持擴張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制造業PMI為51.9%,高于臨界點,制造業保持擴張態勢。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3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8.2%和57.0%,位于較高景氣區間。
超萬億新增專項債推動基建投資穩步回升
專項債是政府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公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今年地方債發行規模達到19146.26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11989.62億元,約占全年限額的三成,預計還有約2.7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待發。
隨著專項債發力,基建投資有望出現穩步回升態勢,從而對全年經濟持續向好起到支撐作用。
11組專業化項目集中簽約,瞄準新興產業
國資委3月29日舉行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儀式,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本次簽約項目涉及清潔發電、礦產資源、生態環保、醫療康養等多個行業。專業化整合是指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多種方式,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2022年,中央企業實施專業化整合項目1272個。
全面降準正式落地,6000億資金入市
3月27日,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正式落地。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據統計,本次降準預計釋放6000億元中長期資金,疊加月中MLF超額續作2810億元,3月合計投放中長期資金近9000億元。
兩部委明確延續和優化多項稅費優惠政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3月27日發布系列公告,為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兩部門明確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我國將全面推進房產“帶押過戶”
自然資源部、中國銀保監會3月30日正式發布通知,全面部署不動產“帶押過戶”。這是依據民法典明文規定,提升服務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滿足人民群眾對財產權高質高效保護的需求的重大舉措。
2022中國制冷空調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
3月30日,由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和產業在線聯合主辦的《中國制冷空調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發布會在北京順利召開。自2017年首次推出已連續發布7年,《白皮書》目前已成為業內產品覆蓋最全、影響力最廣的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為政府產業政策制訂、行業及企業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并對行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等方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企業動態·
海爾智家2022年扣非凈利潤增長18%
海爾智家3月30日發布財報顯示,2022年海爾智家實現收入2435.14億元,同比增長7.2%,營收逆勢增長跑贏行業;歸母凈利潤147.11億元,同比增長12.5%,扣非歸母凈利潤139.63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增速持續超營收增速。
TCL中環2022年凈利潤超前4年之和
TCL中環3月28日披露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0.10億元,同比增長63.02%;實現歸母凈利潤68.19億元,同比增長69.21%;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64.83億元,同比增長66.97%,業績刷新歷史新高。2020年,中環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引入TCL科技作為大股東,發展步入快車道。
創維集團擬將回購要約價提高約31.6%
創維集團3月28日披露稱,有意將回購要約價由每股股份3.8港元提高約31.6%至每股股份5.0港元。公司認為,近期股份的交易價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與要約有關,而經修訂要約價為股東提供以較現行市價溢價退出的機會。去年12月,創維集團宣布,擬回購并注銷最多1億股股份,占公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約3.87%。
海信家電2022年凈利同比增長47.5%
海信家電公司公布2022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41.15億元,同比增長9.70%,實現凈利潤14.35億元,同比增長47.54%,基本每股收益為1.05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3.13%。
康佳集團2022年彩電營收降 白電營收漲
康佳集團發布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6.08億元,同比下降39.71%;凈虧損14.71億元,上年同期凈利9.05億元。營收與凈利潤下滑,除了受宏觀環境影響外,也與公司剝離非主業有關。財報顯示,公司彩電業務營收50.23億元,同比下滑31.19%;白電營收39.30億元,同比增長6.22%。
盾安R513A替代R22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由浙江盾安人工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工商制冷空調行業第二階段HCFCs淘汰管理計劃 ——采用R513A制冷劑在螺桿式冷水(熱泵)機組生產線中替代R22改造項目在浙江諸暨通過了現場驗收。本次驗收會議由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和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聯合組織。
長虹美菱2022年凈利同比大幅增長
長虹美菱發布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202.15億元,同比增長12.10%,實現凈利潤2.77億元,同比增長218.17%。冰箱(柜)業務實現收入76.65億元,同比減少6.14%;空調業務實現收入97.82億元,同比增長42.44%;毛利率10.34%,同比增長3.01%,ODM業務增幅較大。
長虹華意2022年凈利同比增長41.7%
3月29日,長虹華意公布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95億元,同比下降0.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億元,同比增長41.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598.01%;基本每股收益0.3775元。
京東產發及京東工業擬獨立上市
京東集團在港交所公告,擬分拆京東產發、京東工業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分拆完成后公司將繼續間接持有50%以上的股權,兩家公司將仍為公司的子公司。京東產發為全行業提供現代化標準倉庫、一體化智能產業園、數據中心、光伏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綜合解決方案。京東工業在中國MRO采購服務市場排名第一。
國際簡訊·
德國歐盟新協議為燃油汽車續命
據外媒3月25日報道,德國已與歐盟達成協議,歐盟將允許在2035年后銷售使用可再生能源燃料的汽車。歐洲將保持技術中和,允許使用碳中和的合成燃料,即電子燃料(如電子甲烷、電子甲醇、電子煤油等)。今年2月份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禁售燃油轎車決議。德國強烈反對,并牽頭意大利、波蘭等其他6國“組團”反對2035年歐盟非凈零排放車輛禁售計劃。
美國成為歐盟最大原油供應國
歐盟統計局3月28日公布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歐盟最大原油供應國為美國,其次為挪威和哈薩克斯坦。2022年12月,歐盟18%的進口原油來自美國。俄羅斯占比為4%。在2022年1月底,俄羅斯是歐盟最大原油供應國,為歐盟提供31%的進口原油。彼時,美國為歐盟第二大原油供應國,占歐盟進口原油總量的13%。
中國巴西貿易可用本幣結算
當地時間3月29日,巴西外交部引述巴西貿易和投資促進局的一份聲明宣布,巴西與中國達成協議,允許以本國貨幣進行雙邊貿易交易。根據協議內容,中巴兩國在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和金融交易時可繞過美元這一中間貨幣,直接將人民幣與雷亞爾互相兌換。該協議不具有強制性,交易過程中仍然可以使用美元。
千人公開信呼吁暫停開發更強大的AI系統
近期,埃隆·馬斯克和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專家等聯名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吁暫停開發比GPT-4更強大的AI系統至少6個月,稱其“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公開信主張,在開發強大的AI系統之前,應先確認其帶來影響是積極的、風險是可控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和開發應該重新聚焦于使當今強大的、最先進的系統變得更加準確、安全、可解釋、透明、穩健、一致、可信且可靠。
博西家電2022財年營收實現創紀錄新高
3月29日,博西家用電器集團正式宣布已連續第三年取得創紀錄的營收業績,2022財年營收達159億歐元,同比增長2.5%(調整匯率影響后為4.2%),博西家電再一次在全球各地區取得營收增長。
大金計劃將印度作為最大出口制造基地
據外媒消息,日本大金工業力求讓印度成為其最大出口制造基地,設定到2025年將出口到海外的印度制造產品增加近兩倍的目標。大金表示,歐洲減少對俄能源依賴的努力以及更嚴格的環境法規,為該集團帶來擴大熱泵等節能供暖產品銷售的良機。大金正在印度建造一座新工廠,將于8月開始運營。大金計劃到2025年向100個市場出口印度制造空調,2021年時僅為30個。
獨家數據·
壁掛爐市場業績觸底,冷凝爐逆勢增長
據產業在線統計,2022年燃氣壁掛爐內銷量為207.6萬臺,同比下滑27%。除疫情大規模爆發、房地產市場萎靡等外部因素,更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影響,“煤改氣”項目嚴重縮水,壁掛爐行業隨之承壓,細分渠道市場表現迥異。
冷凝爐銷量2022年還是實現了9%的增長。在現階段國家“雙碳”政策不斷深入推進的背景下,煤改氣市場雖然在收緊,但同時也促使冷凝爐成為“雙碳”和后“煤改氣”置換市場的主要產品。此外,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更追求品質和節能需求的消費群體崛起,對冷凝爐的銷量也發揮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