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熱點·
國務院新出24條加大力度吸引外資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要求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意見》提出6方面24條政策措施。
7月份CPI環比近6個月來首次轉正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8%;環比上漲0.2%,為近6個月來首次轉正,核心CPI上漲0.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個百分點,國內物價運行總體穩定。
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本批發布的國家標準,涉及暑期活動、家居生活、農業綠色發展、船舶環保、智能制造、基礎原材料、物流服務、城市建設、人類工效學等方面,將助力提升百姓美好生活、推動農業綠色發展、促進產業智能綠色升級、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前7月我國稀土出口數量上漲,金額暴跌
2023年前7個月,我國出口的稀土數量為31661.6噸,同比上漲6%;但稀土出口金額卻降至5.07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暴跌了20.7%。前7個月,我國進口稀土數量為105752.5噸,同比暴漲52.2%——進口稀土數量,是稀土出口數量的3.34倍,繼續是全球稀土第一大進口國。
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0.4%
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4%。其中出口13.47萬億元,增長1.5%;進口10.08萬億元下降1.1%。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前7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5.41萬億元,增長2.1%,占我外貿總值的65.4%,比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對東盟出口增長,自歐盟、美國進口增長。
零售業景氣指數連續8個月維持擴張區間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8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8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3%,較上月微升0.2個百分點,連續8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三大行業指數出現較明顯分化。商品經營類企業預期略有好轉;租賃經營類企業預期明顯轉好;電商經營類企業預期下降。
山東支持積極推廣地源熱泵供暖及制冷
山東省近日印發《關于支持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措施》,明確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供暖期結束,對供熱企業向居民供熱取得的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對向居民供熱收取采暖費的供熱企業,為居民供熱所使用的廠房及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企業動態·
企業家電回收業務有望獨立上市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組織開展第二批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有關工作的通知。長虹、美的等多家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參與第二批責任制企業的申報工作。家電企業的回收產業鏈逐步健全,下一步家電巨頭孵化的成熟回收資產有望獨立上市。
美的集團擬登陸港股:正進行前期論證
8月9日,美的公司董事會通過就發行H股上市事項進行前期論證,發行規模預計不超過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的10%。集團表示,對于是否實施前述發行事項,以及具體實施方案、實施方式和完成時間仍有重大不確定性,將嚴格遵照監管規則要求,切實保障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
海爾智家為受災地區提供“免費檢修服務”
自7月底以來,福建、河北、北京等部分地區出現狂風、暴雨等極端氣候,不少居民家中的家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面對突發狀況,8月初海爾智家推出受災家電免費檢測及維修服務。因臺風暴雨等導致海爾家電運行故障的用戶,通過電話或線上報單后,即可享受免費檢測、免費維修。
華為計劃三年斥資百億元投向鴻蒙生態
華為于8月4日發布的鴻蒙4.0操作系統,表明鴻蒙生態出海有了新進展。會上,華為正式發布鴻飛計劃,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面向鴻蒙生態投入百億元,為開發者及生態伙伴提供技術、現金支持,在全球市場共探新商業模式。
華為2023上半年凈利潤大增三倍
8月11日,華為發布2023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整體經營穩健,結果符合預期。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1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凈利潤率15.0%。2023年上半年,ICT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健,終端收入實現增長,數字能源和云業務實現良好增長,智能汽車增量部件競爭力持續提升。
生能空氣能再次中標千萬級清潔取暖項目
近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的《杭錦后旗頭道橋鎮人民政府杭錦后旗頭道橋鎮2023年清潔取暖“煤改電”項目結果公告》顯示,生能成功中標,中標金額16,081,790.00元。據悉,生能2022年也曾中標杭錦后旗煤改電項目多個標段,2023年再次成功中標,
長虹華意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加106.6%
長虹華意8月7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77.37億元,同比增加7.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65億元,同比增加106.63%;基本每股收益0.2368元,同比增加106.63%。
國際簡訊·
俄羅斯購買力平價超德成歐洲最大經濟體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官方國家數據測算,截至2022年底,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為5.51萬億美元,這一數字比官方估計的高出38%。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俄羅斯經濟領先于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后者的國內生產總值為5萬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俄羅斯經濟將在2024年轉為正增長。
韓國GDP出現14年來最大降幅
韓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經濟規模排名也下降了兩個名次,位居第13位。8月8日,《韓民族日報》對世界銀行發布的經濟規模前100位國家GDP資料進行分析后發現,去年韓國的名義GDP同比減少8%。這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9.9%)以來的最大降幅。
松下2024財年Q1歸屬股東凈利大增3倍
松下發布2024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截至6月30日,公司實現銷售凈額2.0297萬億日元,同比增長3%;經營利潤904億日元,同比增長42%,市場預期為911.8億日元;歸屬股東凈利潤2009億日元,同比大增310%。松下將2024財年歸屬股東凈利潤指引上調31.4%至4600億日元。
日本財團擬巨資收購東芝公司
日本東芝公司8月7日宣布,以日本國內基金“日本產業合作伙伴”(JIP)為主的財團將正式向東芝發起總額約2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5元人民幣)的要約收購。該要約收購將于9月20日結束,屆時如果收購方購買超過三分之二的東芝公司股份,收購將成功達成,東芝或于年內退市。
臺積電計劃在德國建百億合資工廠
臺積電8月8日宣布公司董事會核準在德國投資興建半導體工廠的計劃。臺積電將持有該合資公司70%的股權,博世、英飛凌、恩智浦半導體各持有10%的股權,取決于監管機構批準和其他條件。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預計將超過100億歐元,計劃于2027年投產,每月產能為40000片300毫米晶圓。
百度等企業向英偉達訂購50億美元芯片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兩位與英偉達關系密切的未具名人士消息稱,百度、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向英偉達下單訂購50億美元的芯片,這些芯片對人工智能系統至關重要。這些公司已下單10億美元,采購約10萬顆英偉達A800處理器。此外,這些公司還采購了40億美元的英偉達圖形處理器(GPU),將于2024年交付。